阿里康网
母婴
快速搜索

两代人的育儿观该如何求同存异

2015年02月25日

现在的时代可以说是80、90的时代,在80之后90也开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随着宝宝的降生,育儿逐渐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少新手妈妈们因为要上班工作,宝宝都由家里的老人来带。当新手妈妈遇到长辈婆婆,当新观念碰撞到老经验,两代人的育儿观该如何求同存异?

两代人的育儿观该如何求同存异

■两代人育儿观大P K------------------------------------------------

①穿少PK穿多

“婆婆就怕宝宝穿不暖冻着。去年端午前后,宝宝穿的是一件短袖单衣,今年差不多时间,穿的是棉毛衫加两件毛衣还有一件马甲,棉毛裤加稍微夹点棉的双层外裤。后来他热得一身汗,给他一件件脱到单件,难免就受凉了,唉!”陈小姐的宝宝今年已经22个月了,说起儿子穿衣服的事,她直摇头抱怨。

不过她的婆婆可不这样想:“江山人说‘端午寒’,这几天下雨这么凉,怎么能不多穿点?等天再热起来穿短袖也不迟啊!”

婆媳俩都觉得自己有理,最后的结果是宝宝因出汗没及时换衣服,又遇上端午变天,风一吹,感冒了。

②母乳PK米饭

全母乳妈妈小金:“我是纯母乳的,宝宝六个月的时候,周围的老人们都说母乳没营养了,叫我别喂了,要给宝宝吃奶粉、喝米汤什么的,可是我坚持认为母乳是最好的,要不然配方奶粉怎么都标榜自己是最接近母乳的呢?”

对于很多全母乳妈妈来说,这样的境遇很是常见。而对于混合喂养的妈妈们来说,要坚持长期的母乳喂养更是需要勇气和信心。

小范的宝宝刚刚六个月,一直是混合喂养,三个月产假过后小范就去杭州上班了,宝宝留给婆婆带。婆婆每天除了给宝宝喝1000ml配方奶,还给他吃蛋黄、香蕉、苹果、米汤,吃钙粉、鱼肝油等补品,甚至连米饭也喂给宝宝吃,但几乎不带宝宝到公园、户外玩。六个月的宝宝,已经经历了湿疹、感冒、拉肚子、发烧等各种状况,成了医院的常客。婆婆怕他营养跟不上,还是坚持每天给宝宝吃很多东西,半岁体检的时候宝宝体重超标了3斤,婆婆非常高兴并引以为豪。

③把尿PK纸尿裤

“你们给宝宝把尿了吗?”在一次聚会中,小茜的问题一抛出,好多妈妈们就讨论开了。

“为什么不用纸尿裤?国外根本没有把尿一说,宝宝大了自然会学会的,不用把。”

“小宝宝不能把尿吧!特别是女宝宝,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我也不想给宝宝把,可是白天我们上班,老人们带的话都会给宝宝把尿的,没办法,现在宝宝也被把习惯了。”

“我觉得那些个医生的言论有的也太过激了,什么会导致便秘痔疮肛裂,咱们不都是被把大的吗,还不是好好的?”

两代人的育儿观该如何求同存异

总结

中医上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其实宝宝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物极必反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不管是穿衣、吃饭还是把尿,都应遵循季节气候以及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来进行,任何过度关爱、拔苗助长的行为都会为宝宝以后的健康发育埋下意想不到的隐患。

■育儿达人支招:求同存异------------------------------------------------

新手妈妈们和长辈婆婆们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在育儿态度上难免有分歧。一边是积累多年的老经验,一边是新时代学到的新观念,大部分60后婆婆们表示自己是“过来人”,有实际经验,加上多年来的所见所闻,在育儿方面比“没经验”的媳妇要好得多。而80后妈妈们则觉得即使自己没有“实战”经验,但是接受到的文化教育和从各渠道获知的科学专业育儿知识,不应被婆婆称为“纸上谈兵”。

但不管哪一代人,出发点都是对孩子的爱。新旧育儿观其实都各有优缺点,新手妈妈不应迷信权威,资深婆婆的育儿经也不可全盘否定,两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至于该如何求同存异,来看看几位育儿达人是怎么说的吧。

桃子妈妈:“婆媳之间要坦诚相见,如果育儿有不同意见的,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沟通,讲出你的道理,特别是有关宝宝身体健康的,相信大家都是为了宝宝好的,这也是原则上的问题,自己说不动就让老公去说,好多婆婆都比较听儿子话的。”

希希妈妈:“我觉得不可能什么都听婆婆的,她的一些思想肯定很传统,那样对宝宝的发展肯定也是不利的,我会和婆婆沟通的,沟通不了,我会多请教一些别的当妈妈的年轻人的做法,然后再和婆婆去说。”

多多妈妈:“有事要好好商量,不要和妈妈老是脸红脖子粗的。妈妈帮我带孩子不易,况且她的有些方法也是准确的。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带好孩子。对于那些育儿观我们从中可以取长补短,老人对的并且通过实践正确的当然要听她的。”

玉儿妈妈:“不要一看自己看不惯的事就冲老人使脸色,说出难听的话,这样谁都下不来台,老人也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就更加难处了,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遇到那种特别固执的老人,可以默不作声,先把孩子从老人身边带开,尽量让孩子和老人单独处得时间减少,管教孩子时不要在老人的面前,过后让老人的子女好好和老人说(媳妇不要和公婆直接冲突,女婿不要和丈人直接冲突)。”

春熙妈妈:“尽量多地去看积极的一面,有意识地忽略消极的一面。各取所长发挥各自的优势,老人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孩子的日常起居大多由公婆来负责,而我则负责孩子的日常所需采购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家庭关系也比较和睦。”

可以说新手妈妈们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渠道的到的科学的道理,但是老一辈的长辈婆婆的经验也不是全无道理的,所以怎么权衡就要依靠各位的智慧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