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母婴
快速搜索

《犯罪心理学》教案-心理无忧网

2015年03月26日

专题栏目  《犯罪心理学》教案          ★★★《犯罪心理学》教案作者:《犯罪心…文章来源:《犯罪心理学》教案点击数:更新时间:2009-4-2314:15:57 

本书的体系构思:

2、犯罪人心理

A、基本理论: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犯罪行了结构的发展变化。

B、类型理论:犯罪类型理论、、不同动机的犯罪、、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智能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过失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

3、犯罪对策心理

A.犯罪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B.犯罪心理矫治

C.犯罪心理预防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熟悉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以及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1、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事实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2、犯罪:指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德行为。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哪些人:犯罪人;一般犯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监管教职犯罪的人员。

2、研究哪些课题: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2)是犯罪学科与心理学科的交叉学科

(3)是理论学科、又是应有学科

(4)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通过研究犯罪人事实犯罪行为的心理以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发展以及改造发展提供心理科学依据、为维护社会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服务

二、犯罪心理学的作用

1、有助于了解犯罪问题

2、可以有效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3、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活动的水平

4、有助于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

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客观观察法、自我观察法

4、心理测验法

5、案例分析法

6、经营总结法

7、数量统计法

第五节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       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

(二)       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

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

关于犯罪心理学形成原因的论述

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

(三)       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台湾学者的研究;大陆学中的研究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和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概述

(1)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的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2)犯罪心理结构由来:结构论与非结构论

(3)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1、犯罪心理结构的总体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偏常认识主导模式、多层次多纬度模式)

2、犯罪心理结构的亚结构

(1)动力结构(、畸形的观念系统、强烈、畸变的需要、犯罪动机、不良的兴趣)

(2)调节结构(偏倾的自我意识、扭曲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

(3)特征结构(气质、性格、能力)

3、犯罪心理结构的心理背景

(1)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2)犯罪人的潜意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体育心理学教案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字体:小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阅读